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中国新型战车能让世界上任何敌人都胆寒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6

中国新型战车能让世界上任何敌人都胆寒

今年八.一期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国防成就展上,展出了大量我军最新武器装备。其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公开的,如99式主战坦克。而另有一些是头一次公开亮相,如陆军97式新型步兵战车和PLZ05式自行加榴炮。这些新式武器引起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这其中的97式新型步兵战车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陆军在机械化发展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对新型步兵战车的优劣和网友进行一下分析并对该步兵战车将来的改进和网友们进行探讨。由于灵云能力有限,因此所写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朋友们多多指教。

步兵战车是指拥有一定装甲防护能力和火力,用来承载步兵在战场上配合主战坦克作战的陆军装甲战斗车辆。步兵战车的出现对陆军机械化作战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步兵战车出现之前,步兵要么徒步,要么搭乘汽车或装甲输送车与坦克配合作战。这些运载工具的装甲防护性、机动性和火力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这严重影响了陆军机械化部队中步、坦相互之间的配合,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步兵战车的出现。前苏联于1967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履带式步兵战车BMP-1,与原有的装甲输送车相比,步兵战车在机动性、防护力和火力等方面都有巨大优势。步兵战车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困扰各国陆军多年的机械化条件下步兵与坦克之间的配合问题。引起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重视。目前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陆军都装备有大量先进的步兵战车,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一起成为各国陆军的主要机械化突击兵器。

作为世界上战斗力首屈一指的中国陆军在步兵战车方面起步较其他国家略晚。由于训练体制和作战思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中国陆军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对步兵战车的巨大价值给以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接造成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陆军步兵在配合坦克作战时没有合适的运载、战斗工具。当时参战的中国步兵要么搭乘汽车,要么搭乘63式装甲输送车,甚至直接搭乘在坦克外面。由于汽车和63式装甲输送车的防护力和火力非常有限而机动性有明显不足,造成大量车辆被越军击毁,人员严重伤亡。而丧失步兵掩护的中国陆军坦克也遭到相当大的损失,这完全是由于当时中国陆军没有一种合适的与坦克相配合的步兵战车造成的。血的教训惊醒了中国军队高层指挥人员,战后不久中国就开始专用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水平有限,因此中国陆军采取仿制加改进的策略。中国陆军第一种专用步兵战车是仿制前苏联BMP-1步兵战车而来的国产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1986年,参考从国外获得的(灵云注:罗马尼亚)获得的前苏联BMP -1步兵战车而研制的的国产86式步兵战车正式装备中国陆军。国产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服役对中国陆军有重大意义。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是中国陆军第一种实用化专用履带式步兵战车,他的服役结束了中国陆军没有专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历史,标志着中国陆军机械化作战能力有了巨大提升。

作为中国陆军第一种实用化专用履带式步兵战车,国产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服役对中国陆军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是仿制自前苏联第一代BMP -1步兵战车,造成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继承了原形的很多不足。首先,由于追求机动性和两栖浮渡能力,造成苏制BMP-1步兵战车防护能力非常低,在阿富汗战争中,其车体侧装甲甚至不能抵御12.7毫米机枪弹。这对于以搭载步兵为主要作战用途的步兵战车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同时,该车的火力也成问题。BMP -1/86式主要车载武器是一门73mm低压滑膛炮和AT-3/红箭-73反坦克导弹。73mm低压滑膛炮由于膛压低,造成其无法发射反装甲目标必须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造成其反装甲目标能力非常有限,其穿甲威力甚至还不如30毫米机炮。而搭载的AT-3/红箭-73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一代产品,精度差威力有限。由于防护力低而又搭载了40发73mm炮弹,造成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大量BMP-1被12.7毫米机枪击中后引起弹药殉爆而车毁人亡。这些都造成BMP-1的实战情况非常差。而这些因素同样出现在中国陆军装备的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这些对中国陆军战斗力的发挥都产生很大影响。

正是由于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存在着大量不足,使中国陆军从该车刚刚装备部队起就开始对其进行升级改进。中国陆军曾经先后和美国以及英国联合对86式进行改进。但这些项目由于客观因素后来先后中断(灵云注:同时中断的陆军项目还有中.美合作“美洲虎”主战坦克项目)。随后中国陆军开始自行改进86式步兵战车。主要是用新型炮塔换掉原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炮,一挺同轴并列7.62mm机枪和一具位于炮塔右上方的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用于发射改进型红箭 73C反坦克导弹。炮塔两侧还有两组共6具76毫米电动弹药发射器,可以发射烟幕弹和杀伤步兵用的榴霰弹。同时在重要部位加装部分附加装甲。改进后的86 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在火力和防护性方面较原86式有相当大的改善。目前改进后的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已经大量装备中国陆军,成为陆军机械化部队主力兵器。

虽然改进后的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性能有相当提升,但是毕竟属于86式系列。这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原形的缺点。因此,中国陆军始终没有中断过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其最新成就就是目前已经开始装备陆军的国产最新型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

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是中国陆军装备的第二种履带主战步兵战车,也是目前已经公开的最新型国产履带式步兵战车。由于该车在外形等方面都酷似俄罗斯的BMP -3步兵战车,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借鉴俄罗斯技术。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陆军第一种86式履带步兵战车是俄罗斯BMP-1的翻版。而最新型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性能与俄制上都BMP-3极其相似。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炮塔就是俄制BMP-3的标准炮塔,上面同样搭载了俄制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和30毫米机炮(灵云注:97式使用的是国产型号)。新型97步战车是在国产新型轻型履带式装甲底盘上安装俄制BMP-3火力系统而来的。由于新车资料有限,因此只能大致推测其性能。估计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重量应该在18-20吨,武器系统为国产化的一门100毫米2A70型低膛压线膛炮 (可发射AT-10反坦克导弹) 备弹30+4;一门30毫米2A72机关炮×1备弹500;7.62毫米机枪(1并2前)×3备弹3×2000和烟幕发射器2×3。火控系统包括弹道计算机、带热成像仪的车长和炮长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以及多种传感器组成。动力装置为国产新型车用柴油机。车体后部有两个喷水推进孔道。估计最高速度:70公里 /小时(公路)10公里/小时(水上)最大行程600公里。新车采用先进的液/气悬挂系统,可以很方便的调节整车车体高度,如此一来将可以方便的进行空运。国产最新型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在各性能方面比原有86系列都有巨大提升。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与新型99式主战坦克相搭配极大的提高了中国陆军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

随着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服役,中国陆军机械化作战水平有了更大提高。但是,国产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同样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中国陆军装甲车辆武器系统基本属于俄系,而俄系装甲战车系统向来首先追求强大的火力,其次是机动性,最后才是防护力。这种标准在历次实战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劣势。国产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同样如此。首先,步兵战车本身首要任务就是运载步兵配合主战坦克作战,因此保护车载步兵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出于追求机动性和两栖浮渡能力的目的,造成97式整车重量低,这就势必削弱车体防护能力。这对保护车内成员安全非常不利。俄制BMP-3的正面装甲只能防御12.7毫米机枪弹,侧面装甲仅能防御7.62毫米枪弹。而国外同类步兵战车如德国“美洲狮”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可以抗击25毫米机炮穿甲弹的射击,车体侧面装甲可以防 12.7毫米枪弹和大口径炮弹破片。考虑到国产97式与俄制BMP-3的相似形,不能不让人对国产97式的防护力产生相当大的疑问。

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采用的是俄制BMP-3步战车的标准武器系统。包括一门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和一门30毫米机关炮。如此刚猛的火力配制在世界同类战车中实数罕见。但灵云认为该武器系统究竟有多大实际意义有待商榷。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虽然口径大,但受膛压低的制约不能发射反装甲目标最有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就严重制约了大火炮性能的发挥。严格讲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的穿甲能力还不如30mm机炮。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的另一项功能是可以发射激光制导的9Ml17型反坦克导弹。该弹最大有效射程4000米,能穿透500mm厚的均质钢装。这样的穿甲厚度对付有先进装甲的现代主战坦克非常困难,而用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又明显大材小。而100毫米的火炮口径已经将导弹弹径限制在固定范围内。这就制约了今后改装弹径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导弹。国外同类战车都是将反坦克导弹布置在炮塔两侧或顶端。这样可以方便的换装弹径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导弹。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共配备有30枚杀伤爆破弹和4 枚炮射导弹。这些弹药都安放在炮塔下面的环形吊篮中。如此多的高爆弹药,加上车体防护力有限。一旦被击穿车体极有可能引起弹药殉爆,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灵云认为对国产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完全有比较进行升级改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防护力的升级,这就要求必须牺牲相当的两栖浮渡能力。具体方法可以才靠国外同类武器。就是在车体两侧布置固定的浮渡帷帐。该帷帐由复合橡胶制造。平时收在车体内,可以起到附加防护效果。当需要浮渡是两侧帷帐充气胀起,战车入水后靠帷帐提供浮力,用履带划水前进。这样做的优点是车体防护力可以大大加强,缺点是水上速度比原来要慢,但为增加防护力这样做是值得的。同时车体正面装甲也应当增强,可以加装附加装甲模块。同时车底应当加装“V”字型装甲来防御地雷。最终应当使整车正面防护力可以抗击25毫米机炮穿甲弹,侧面装甲可以抗击12.7毫米穿甲弹,车底可以防御反步兵地雷。这样改装的结果是整车重量将攀升。这样肯定会降低机动性,这就需要换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来保证机动性不受影响。

对于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的武器系统,灵云认为应当将现有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和30毫米机关炮换装为国产35毫米机炮。这在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国产 35毫米高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改装到战车上是很容易的。国产35毫米机炮可以使用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杀伤爆破燃烧弹和可编程弹药在内的多种弹药。其反装甲目标威力远超过原有100毫米低膛压线膛炮和30毫米机关炮。而反坦克导弹可以部署在炮塔两侧,这样可以随时升级为弹径、威力更大的弹种。同时对车内电子火控系统和信息化系统也应该进行适时升级来配合新型武器系统。

未来,中国陆军最有可能参与的大规模实战就是解放台湾的战争。台湾统一战争中肯定要面临巷战,而巷战历来是装甲部队的弱项。尤其是巷战对庄稼车辆的防护力提出更为严酷的要求。这就要求未来步兵战车必须具备随时可以加强装甲防护力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为步兵战车设计一整套附加装甲模块,这样一来就可以随时增加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力而无须对车体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进。同时应当为参战车辆安装主动防御系统来对抗对方反装甲武器如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在这方面国内技术还有待加强。

改进后的97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在防护力、机动性和火力方面较原形将有巨大提升,将成为未来中国陆军新型主战坦克的有力助手,与新型主战坦克一道成为中国陆军重型机械化部队的核心打击力量。将成为可以仍任何对手胆寒的大地铁骑!!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6
TOP

中国战车技术好像还没有到这个令人胆寒的地步吧!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