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反舰导弹赶超欧美[图]

iuaniuan56789 2008-2-19 02:22

中国反舰导弹赶超欧美[图]

中国反舰导弹赶超欧美

中国反舰导弹主要由C-701、C-704、C-802、C-802A和C-602组成,其防御作战纵深分别为15、34、120、180和280公里。西方认为中国展出的上述岸防导弹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中国海军封锁台湾海峡,和在台湾近海海域的作战需要,因此显示出了极大的神秘性。  

近年来,中国国防科研机构在反舰导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6年11月珠海国际航展上,多型新式国产反舰导弹集体亮相,被外间观察家视为中国反舰导弹技术的里程碑。以权威军事媒体《简氏防务周刊》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媒体惊呼,中国反舰导弹技术正在赶超欧美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对称优势。本刊特编译《简氏海军》相关文章,为读者带来欧美军事媒体对中国新式反舰导弹的看法。本刊刊载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第六届珠海航展是一个里程碑

罗伯特·休森认为,随着中国军费开支的飞速增长,中国已将大量资源都投在了各项先进武器系统的设计和生产领域,其中在导弹方面的投入力度最大。而中国的反舰导弹无论是在开发深度还是在开发速度上,在各类国产战术导弹中都是最高的,因此也是外界所格外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的研究和工业基地中,有几大中心专门从事反舰导弹的研究设计工作。以往中国的攻舰导弹,主要以上世纪60年代由苏联设计的反舰导弹为主,但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判断,目前,中国已经有能力生产现代化导弹所需的各种关键性零部件,其中包括小型喷气发动机、各种搜索和制导系统以及远程数据链,使得中国各类陆基、海基和空基导弹的种类得到了大幅的扩充。随着中国导弹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所拥有的各类导弹,既能满足近岸或近海环境下的作战要求,也可用来执行超视距作战任务。与此同时,中国也显示出该国完全乐于接受新的作战理念,以满足陆军、海军、海军航空部队和空军的各项作战需求。中国未来可能会使用战术弹道导弹来打击海上目标,其意图非常明显,中国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特别是其航母战斗群形成有效压制。

作者还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没有停止从国外引进先进武器系统的步伐,这些外购武器一方面弥补了中国在某些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吸收和消化,中国的导弹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增强了中国导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中国在国外合作伙伴的帮助下,通过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设计技术,中国反舰导弹的打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中国的反舰导弹也成为国际导弹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虽然中国的各项国防计划都是由国家控制,但是中国国防工业在对外武器销售中,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作者看来,2006年11月在中国珠海所举办的国际航展,是中国反舰导弹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航天科学工业公司(CASIC)第一次对外展出了4种不同类型的导弹,这4种新式导弹目前不仅已通过了各项测试,并已完全投入生产,而且还可供对外出口。按照以往的经验,新式武器系统只有在装备中国军队之后,才能对外出口,因此据推测这4种导弹已经装备中国军队使用。此外,在珠海,中国航天科学公司提出了“一体化近岸防卫系统”(Integrated Coastal Defense System)的新概念,该系统可对8-280公里的目标实施打击。这4种新式反舰导弹的问世,使得这一概念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增。

中国“战斧”——C-602

2006年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还对外展示了C-602的反舰导弹。作者认为C-602外形酷似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弹翼采用可收缩的平直弹翼,尾舵为十字结构。C-602导弹可从陆上或舰船上发射,它不仅射程远,而且精确度高,因此已经完全超出了反舰导弹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具备了巡航导弹的功能。中国已从2005年,开始对外出口C-602导弹。

作者还从外型上判断C-602出口型产品虽然与老式C-601导弹(该导弹是中国上世纪60年代在苏联SS-N-2 “冥河”导弹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极为相似,但C-602采用了涡喷发动机,具备现代化设计特点。其最大射程可达280公里,既可从陆上,也可从舰上发射使用。不仅如此,按照C-602的设计特点,该导弹在下降到距打击目标7-10米的高空时,其巡航距离为30米,飞行速度在0.6马赫到0.8马赫之间。目前,C-602(YJ-62)已经装备到中国海军052C兰州级导弹驱逐舰(该舰于2004年加入现役)和岸防部队。C-602可在6级海况的情况下,其飞行速度为30节,雷达截面为3000平方米(注:原文如此)。另外,C-602上的“单脉冲频率捷变雷达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围为40公里,迎角±40度。在中段制导方面,C-602安装了“惯性测量元件”和GPS接收器。除此之外,C-602所挂载的穿甲高爆弹头,还使用了“接触迟滞电动机械引信”。

弹道导弹克航母

作者认为大多数中国所研制的反舰导弹,虽然都与欧美等军事强国处于同一级别,但是中国采用许多新技术,制定了多种打击舰船的新手法,对各类海军舰艇,尤其是航母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中国人习惯地将这种可以从天而降的“银弹”(Silver Bullet),称之为“撒手锏”。作者转引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一份2004年的报告内容说,中国正在研制破袭舰艇的新战法,用DF-21战术弹道导弹对海上目标实施打击。DF-21可携带一枚500到600公斤重的弹头,射程可达1500到2000公里,或者更远。按照DF-21的设计特点,它既可运载核弹头,也可以运载常规弹头,因此如果用来打击海上目标,DF-21必将成为威力最强的航母杀手。

作者介绍说,早在2002年,中国工程师就曾暗示说,DF-21上由于装有“终端雷达探测器”,因此也可对比较小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因此他认为,从那时起,中国一直在大力研制战术弹道导弹的弹头,用来反制导弹防御系统或追踪捕捉水面舰艇。由于弹道导弹弹头的飞行速度极快,水面舰艇根本就来不及躲避,因此舰艇的各项防护措施在其面前根本就毫无意义。不过作者认为,要想具备这一实力,中国不仅需要研制尖端的弹道导弹,而且还需要研制先进的远程目标侦测和瞄准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2010年左右,部署使用雷达侦察光电监视卫星,届时将会朝这一目标迈出一大步。

作者收集的信息显示,中国太空瞄准网,基本上都以俄罗斯“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Mash)生产的Kondor卫星为主。中国第一批KJ-1雷达光电卫星将于2007年进入轨道,未来几年还将有四种不同种类的该型卫星飞上太空。“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生产的太空雷达,其图象分辨率可达1米,因此可对航母战斗群进行精确定位。除此之外,中国也制定了先进的作战概念,如“飞行对称雷达卫星信息”(Flying Paried Radar Satellite Information)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极为精确的目标信息。由此,作者判断中国打造庞大的天基(卫星)、空基(战机)和海基(水面舰艇)监视和指示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导弹更具杀伤力。他转引军事分析人士的认为叙述道,从中国所进行的几次试验来推断,DF-21目前已经具备了反舰功能。不仅如此,他们也确信中国已为DF-21研制了可执行反舰任务的新型子母弹。DF-21上的标准常规弹头,如今已为一连串“非爆箭形穿甲弹”(non-explosive flechette penetrator)所代替。“非爆箭形穿甲弹”虽不会爆炸,但飞行速度极快,不仅可以杀伤舰艇上未受保护的人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破坏舰载雷达、通讯设备和其他阵控传感器,它虽然不会击沉敌舰,但却会使其完全失灵而无法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如果“非爆箭形穿甲弹”的打击精度足够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DF-21导弹,那么中国可以通过这种“软杀伤”的战术手法,对敌方舰艇实施有效打击。他进一步援引所谓“外界也有大量的报道”称,中国将会在DF-21等导弹上安装“电磁脉冲”(EMP)弹头,以达到与之相类似的“软杀伤”效果,特别是针对海上目标。

作者还谈到,中国反制航母的新战法也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高度关注。2006年11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黑德将军在回答中国反舰导弹是否对美国航母构成威胁的问题时,指出:“航母作为一个攻防兼备的作战平台,具有完善的防御体系,但是用弹道导弹攻击大型移动目标的战法的确非常有效,因此美国海军会高度关注任何对航母安全有影响的战术行动。”

“小巧玲珑”的C-701

1998年,C-701导弹在珠海中国国际航天博览会首次公开亮相。作者认为,这种导弹不仅设计精巧,而且还具备重量轻的优点,可供小型攻击艇或陆上导弹机动部队使用。作者转述中方官员称,C-701改装之后,还可供直升机使用,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消息对此进行证实。C-701装有一枚30公斤重的高爆“半穿甲破片弹”,弹长约2米,弹径约为250毫米,重100公斤,发射重量150公斤左右,最高速度约0.8马赫,最大有效射程在15至20公里之间,可装备多种寻标器。目前,C-701已经推出了2种改进型产品,即装有光电/电视追踪器的C-701T和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C-701R。

“中国飞鱼”——C-801/802

C-801和C-802被《简氏海军》称为中国国产导弹中性能最为先进的两款反舰导弹。上世纪80年代末,C-801的改进版产品YJ-8,正式装备中国军队使用,并出口到了泰国等几个其它国家。C-801由于外型设计与法国的MM38/MM39“飞鱼”导弹极为相似,因此也被外界称为“中国飞鱼”(Chinese Exocet)。C-801也有几种改进版产品,如中国空军JH-7上使用的C-801K空对舰导弹和中国海军039“宋”级潜艇上的C-801Q(YJ-8Q)潜射导弹。

作者说,作为C-801的换代产品,C-802在C-801原有的基础上,其性能有了重大改进。与C-801相比,C-802不仅长度更长,重量更重,而且该导弹由于安装了法国研制的TRI-60-2(中国国内目前已能生产该型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因此也具备了超程打击能力,其有效射程可达120公里。2005年,C-802又推出了一款升级换代产品——C-802A,该导弹可携带一枚165公斤重的半穿甲高爆弹头,其超程打击范围可达180公里,而且还具备“数据链”功能,在飞行过程中可对打击目标进行修正。除此之外,还有消息透露称,C-802A上还安装了卫星制导系统,因此也具备对陆上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

作者介绍,2006年珠海航展上,CASIC对外公开展示了C-802KD反舰导弹,虽然人们对C-802KD已有了一定时间的认识,而且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已将其出口到了伊朗(所谓外界自然是指西方媒体——编者注),但这是该公司首次对外展示C-802导弹。而有些分析家认为中国对外展示C-802KD导弹的主要目的是想对外证实,中国已经推出了一款新式C-802精确制导导弹,该导弹具备对海上和陆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

作者还说,外界也普遍猜测,中国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式超音速导弹——C-803(YJ-83)。尽管不断有消息证明,C-803的确存在,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该导弹已装备中国军队使用。

俄罗斯强力“外援”

作者认为中国虽然拥有一流的导弹专家,但是俄罗斯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武器供应渠道。中国除了从俄罗斯获得性能最佳的武器装备之外,也获得了大量先进的军事技术。这一点在反舰导弹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反舰导弹也弥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武器清单中,有3种导弹最为引人注目,其中包括:SS-N-22“日炙”(该导弹在俄罗斯被称为“白蛉”3M80)反舰导弹、AS-18“芦笛”(该导弹在俄被称为KH-59MK)反舰导弹和AS-17“氪”(该导弹在俄被称为Kh-31)式反舰导弹。

“日炙”导弹是一种大型高速喷气动力舰对舰导弹,射程为250公里,发射重量约为4吨,并可携带一枚300公斤重的高爆/破片弹头。虽然“日炙”导弹弹头的体积比较小,但是其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因此对目标的冲击力极强。除此之外,“日炙”等反舰导弹的“终速”极快,因此即使舰艇上的近战武器系统成功地对“日炙”导弹实施了拦截,也会被超音速飞行的导弹碎片击中。作者认为中国海军目前所拥有的4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均装备了“日炙”反舰导弹,其中最新的2艘(138号和139号)可能已经装备了“日炙-MBE”反舰导弹,其射程可达250公里。中国未来也可能再从俄罗斯购买2艘配备了“日炙-MBE”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使其现代级驱逐舰的总数增加到6艘。

“芦笛”是一种空对舰导弹,其外型颇似缩小版的“日炙”,飞行速度也超过了2马赫。“芦笛”与“日炙”一样,也是种喷气动力略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目前西方并没有与之相类似的产品。作者认为中国已经获得了两种“芦笛”导弹:一是装有被动雷达自导引头的Kh-31P;二是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Kh-31A。

Kh-31P是俄罗斯专门针对美国SPY-1海上雷达等西方雷达系统,而设计出来的高速反辐射导弹。KH-31P属于被动式反舰导弹,主要靠舰艇上的雷达散射波来捕捉海上目标,因此舰载电子支持设备根本就无法侦测到KH-31P。

Kh-31的早期产品需要分离式特定波段探测器进行引导,但是Kh-31的最新升级产品Kh-31PM/PMK安装了新式多波段探测器,使其有效射程增加到了200公里。作者说,Kh-31在中国被称为YJ-91,并判断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生产该导弹的能力。同时,他认为中国空军的Su-30MK2“侧卫”重型战斗机,已安装了Kh-31反舰导弹,因此“侧卫”也可执行特定的海上任务。除此之外,Kh-31也装备到了JH-7A战斗轰炸机上。按照俄罗斯为Kh-31设计出来的反舰战术,需要同时发射几枚不同类型反舰导弹(包括主动和被动式导弹),从不同的方向对目标进行实时打击,从而有效地撕碎敌方的导弹防御网。

作者还认为与“日炙”和Kh-31相比,Kh-59MK是中国独家拥有的反舰利器,因此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Kh-59MK是俄罗斯在Kh-59导弹的基础之上,专为中国Su-30MK2战斗机而研制的超程雷达制导反舰导弹,该导弹由于采用了新式涡喷发动机和数据链雷达探测器,其射程可达250到300公里,因此是中国军队中反舰威力最强的一款新式武器。2005年,俄罗斯公司代表指出该导弹将于2006年进入生产阶段,而且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期也播出了Su-30MK发射Kh-59MK的镜头,因此估计Kh-59MK已经装备中国军队使用。

未来中国将研制更先进的反舰导弹

作者认为,这些新式导弹的问世以及“外援”的不断到来,证明了中国为了应对未来所面临的海上威胁,已经逐步掌握了新式反舰导弹的相关技术,这些军事技术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行之有效。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已经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开始研制新式反舰导弹。这些证据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反舰导弹的研发能力正在逐年增强。

补丁:

俄罗斯“拉杜加”(Raduga)设计局总设计师谈新式“日炙”导弹的技术特点

俄罗斯拉杜加设计局主任设计师马加洛夫(Makarov),在回答媒体“日炙”导弹如何实现增程问题时,强调指出“日炙”升级产品MBE导弹主要是为中国研制的,主要构想是必须与“日炙”E型导弹实现通用相同的发射器,因此两种导弹的尺寸是相同的。早期,西方军事专家曾猜测MEB是否是通过改进燃料的方式,才增大了射程。对此,马加洛夫表示两种导弹所使用燃料是相同的,都是采用助推段固体燃料和煤油,关键的技术是“飞行控制系统发生了改变,MBE导弹通过增加飞行高度的方式实现了增大射程。”两种导弹都是在发射之后开始采用高弹道方式飞行,到末段降低高度,实现略海飞行。MBE型导弹飞行中段的高度超过数千米,因此极大地节省了动能,实现了增大射程的目标。“日炙”E型导弹的中段飞行高度为20米。

马加洛夫指出,“MBE导弹目前试验阶段已经完成,今后的部署方式可以安装在956M/E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单独使用,也可与射程120公里的E型导弹混合使用,以实现协同作战的目标。”

有西方理论认为高速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技术上存在许多弱点,因此美国迄今为止所装备使用的舰对舰导弹仍以“捕鲸叉”(Hapoon)亚音速舰对舰导弹为主。这种理论认为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目标过大,而且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热源不利于隐形,因此在当前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超音速导弹被探测、拦截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亚音速反舰导弹。对此,马加洛夫和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副总设计师,Kh35亚音速反舰导弹项目负责人弗拉基米尔·叶弗里莫夫(Vladimir Efremov)认为事情不能单一加以看待。“海战中必须考虑各种综合作战因素和系统对抗的特点,尤其是在大量使用舰对舰导弹的情况下,高速飞行的3M80E极大地增加了拦截的难度,因此必须考虑整个近程防空迎击系统的迎击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以单一的对抗方式,OWS雷达、虽然武器整合系统发现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反应时间可能会有所提前,但是整个攻击过程大大高速化了,这样就为整个拦截增添了极大的困难,同时海战还可能以“日炙”MBE与Kh-35实施协同作战的方式进行,因此两种制式导弹优点都能得以发挥。此外,俄罗斯还有第三种制式的3M-54E反舰导弹,采用了中段亚音速飞行,末段超音速飞行的攻击模式,因此拦截起来极为困难。

据西方媒体的预测,目前中国已经开发出了类似Kh-35的YJ-83反舰导弹,此外再加上射程更远的YJ-62亚音速导弹,因此两种制式的反舰导弹如果搭配使用,能够达到协同作战的效果。

中国发展舰对舰导弹系统对抗工程

《汉和防务月刊》2007年2月报道,中国开始注意整个海防体系对抗的重要性。为此比之导弹展示本身,其一体化指挥、管控的水平可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已经开始采用多种导弹,其作战纵深的涵盖范围日益扩大。中国反舰导弹主要由C-701、C-704、C-802、C-802A和C-602组成,其防御作战纵深分别为15、34、120、180和280公里。海上、空中和岸基的对舰探测系统,主要通过数据链技术加以传输,因此其整合能力日益增强。参观珠海航展的许多西方记者认为,C-704就是上届航展上由洪都集团所生产的TL-6B,但是二者的外形结构略有不同,而且射程也不一样(C-704射程为35公里,TL-6B为27公里)。TL-6B弹翼的后退角度接近90度,而C-704的弹翼后退角则为85度左右。除此之外,两种导弹的尾部发动机喷管形状也不尽相同。C-704使用一枚130公斤重的弹头,而TL-6B弹头重量不明。众所周知,TL-6B是中国专为伊朗海军设计的产品,而两种导弹性能基本接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希望通过它们,来提高其导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中国所展出的上述岸防导弹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中国海军封锁台湾海峡,和在台湾近海海域的作战需要,因此显示出了极大的神秘性,解说者就连导弹的具体厂商名字都不愿意详细透露。这些导弹射程可以覆盖整个台湾海峡,而且能够依照目标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导弹,比如说C-704主要用于封锁台湾海军的导弹快艇。C-701和C-704制导方式也不相同,前者为电视,后者为主动雷达,因此系统对抗中的反电子干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当然,C-701和C-704还可由直升机挂载,以便提高其机动打击能力。同时,这两种导弹可形成15到35公里的作战纵深,因此能对台湾海军的导弹快艇形成双重打击态势。上述全部展出导弹均以“C”开头,其主要目的是是为了扩大出口市场,而与之相比,中国海军所使用的国产版YJ6-2和YJ8-3舰对舰导弹在电路、雷达使用频段和抗电子作战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诸多迹象表明YJ6-2正在发展成空对舰导弹,其射程将会超过300公里。真正制式化设计的YJ6-2岸对舰导弹似乎还没有投入实战配备,在试射过程中,岸对舰型的C-602所采用的是一个二连装的导弹发射架。而且,根据中国发展射程在30公里之内的反舰导弹思路,一般都拥有二种制导系统,如FT-10系列就包括电视制导的FT-10A和雷达制导的FT-10B。因此C-704极有可能也会因循这一设计原则。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59.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60.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62.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64.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66.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68.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70.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71.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74.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76.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86.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94.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96.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102.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104.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106.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114.jpg[/img]

[img]http://image.club.china.com/5688138/2008/2/14/118.jpg[/img]

sanbing 2008-2-19 12:16

非常精辟,好文章,不过就是图片打不开啊!!!

天外飞星 2008-2-23 17:12

日炙已經過時了,現在俄羅斯厲害的是紅寶石。c803不是超音速,仍是高亞音速。導彈速度要超過音速必須安裝整體式的衝壓發動機,803的彈体太小,不可能安裝。現在的導彈除了三超之外最重要的還必須有良好的抗干擾性,這點咱們不行。說到射程,美國的海基戰斧射程是400多公里,裝葯454公斤,咱們能在射程上超過它嗎?不要盲目樂觀,咱們差的還比較遠,革命尚未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反舰导弹赶超欧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