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49204 2008-1-24 04:30
我军从国外偷师成功的几种装备
[size=4] 我军的装备有自制和仿制两大部分。自制的不必说了,仿制的装备也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正常渠道花钱购买许可证生产;一种是非正常渠道获得原物进行分解测绘,然后进行仿制。后一种仿制相对来说最难,完全靠我们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国家加工制造水平的发挥了。不过这种仿制最能提高装备研制水平,毕竟吃透了此装备的所有细节。从非正常渠道获得的装备中仿制的最成功、对军工生产最有贡献的比较多,在此主要列举三种:
1. 美国“白头”324毫米反潜鱼雷。
80年代初,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演习,其间有一枚反潜鱼雷发射后发生故障――标志其海中位置的染色剂没有释放。负责打捞回收的美军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
这枚当时最先进的反潜鱼雷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没有装药的战斗部里弹出的气囊保证鱼雷有了足够的浮力,但是橘红色的海水染色剂却没有释放。一艘中国的潜艇正在附近监视美军的演习,发现这一情况后随即派出蛙人,在美军搜救直升机搜索未果回舰加油和其他搜索舰船未来之间的空隙中,将这枚除战斗部未装药外完整的反潜鱼雷缴获。
美国人一直怀疑是我们找到了鱼雷,知道我们的潜艇就在附近活动,而且还派蛙人安放各种监听设备,但是苦于没有证据。
在以后的五年时间里,我们仔细的研究这枚鱼雷的制导原理、推进装置的结构等等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其中制导装置由几部分组成:包括声、磁、谐振追踪,干扰、背景杂波的判别检滤,……。所有这些在1987年全部被我们制成图纸,由工厂试制,海上试射成功。现在这种鱼雷已是我们的制式装备,可配备在舰艇和飞机上,还可以配套出口。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明白吃透了其中的技术原理,为自己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乔巴姆”坦克装甲
我们的一个英雄,历经两年半坚苦卓绝的工作,从英国带着3000页资料和一小块非金属材料逃亡出境。又东躲西藏辗转了多半个地球,20多个国家,历时17个月。其间多次化装易容,更名改姓,甚至置身于乞丐和非法劳工之中,躲过英国特工的追捕,最后经刚成立的特别行政区返回祖国。
我们的装甲材料和工艺水平一向相对落后,有了这3000页资料,专项装甲材料科研水平有了飞跃,但是工艺水平还是没有提高。
要是能把英国的或德国的全部重要的生产加工工艺以及设备全“借”来(尤其是精密机械加工和特种材料加工),就会无敌天下了。不过这意味着英国或德国三分之一的生产车间的设备连同技术人员和资料一块消失。
3.“雄猫”和“鞭鞑者”
在两伊开战的第二个年头,伊朗和伊拉克都迫切需要弹药装备的补充,为我们获得武器原物创造了条件。我们用6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7.62毫米步枪子弹获得了伊拉克一架米格-23“鞭鞑者”制空战斗机。用69式坦克、122毫米榴弹炮、40管自行火箭炮获得了伊朗“雄猫”战斗机的一套火控雷达原物。
那一阵子,天津港每星期都有几十上百个集装箱的军火上船,最少的一次是16个标准集装箱的7.62毫米步枪子弹。我们赚了不少外汇,还有了两国最先进战斗机的样本。
米格-23为我们提供了变后掠翼系统,后来我们发现这种系统已经落后,所以仿制的兴趣不大,否则“雄猫”的变后掠翼系统更先进,我们却没要机身。但是米格-23的腹鳍折叠结构却被应用到我们的歼-8战斗机上。
米格-23和F-14最关键的部分是其火控雷达,尤其是F-14的雷达探测距离160公里,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攻击其中6个目标。就是现在依然少有雷达系统与之匹敌。
对F-14火控雷达的研究艰苦而漫长,伊朗提供的资料有限,全靠我们自己摸索消化吸收。虽然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我们毕竟了解了美国人的这套系统的机理,破解了系统软件硬件,为我们加强仿制歼-11的火控雷达系统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摆脱了俄制雷达系统的束缚。我们现在的火控雷达技术水平应该不低,只是造价太高,性能不够稳定。
[/size]
paulofeng 2008-1-24 22:19
在军事领域里面没有专利一词,只有最先进,所以不管技术来源,只要掌握了就好
card 2008-1-24 22:38
还是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国防体系,像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被法国一卡,就全完了
iversontmac 2008-1-25 04:24
白头鱼雷没记错应该是意大利的吧,美国人的鱼雷编号貌似都是MK开头的
hzcb0008 2008-1-25 04:38
:excellence :excellence :excellence :excellence
3242696 2008-1-25 04:43
不管怎么样。能提高自身水平就好了,走向强大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来,继续加油。
jiazhanpeng 2008-1-25 11:35
中国的防弹衣技术就是以色列送给中国的!~
laozi1 2008-1-25 15:25
在军事领域最可以依靠的还是自己,技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在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并不愿意去做大量的,耗时的基础研究工作,而更愿意做一些能在短时期内见效益,出成果的项目,于是仿制便成为最好的途径,殊不知一项成果是基于大量的基础性研究的,就像有了夯实的基础才能建造起高楼大厦一样。这有其深层次原因,不打破这样的束缚,中国很难在军事科技领域领先于世界。
nancy007 2008-1-25 21:06
楼主没有提到我们从巴基斯坦得到的F16A,据说当年F16A拆开后我们的技术人员居然无法重新装回去:sleep
不过这些F16A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枭龙战机上就有F16的影子
sonicboy7 2008-1-25 21:16
虽然不懂军事 也是难得来看看 但还是长见识了
adaselangca 2008-1-25 21:21
从没在别处看到过类似的内容,长见识,谢谢了。
帝国时代 2008-1-26 00:56
1楼和2楼的回复一看就知道是门外汗,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果要全靠外国的装备来加强的话,那么一旦有一天打起仗来,就会受制于人,英阿马岛战争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venta 2008-1-26 08:19
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德国二战很多东西不是也被广泛学习吗
ameng216 2008-1-28 17:21
大多数仿制的武器都是通过正常渠道取得的。
即时像楼主所说的那样,背后的军工人员也是付出了大量的汗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