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ghs 2008-1-13 13:5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最杰出的三巨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彭德怀、徐向前和粟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在群星璀璨中闪烁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在我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史(红军战史、解放战争史)和对外战争史(抗日战争史、抗美援朝战史)上,曾叱咤风云,惟我独尊!我们依史而论,把他们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的三巨头,绝不为过。本文分别据实简述彭德怀、徐向前和粟裕在我军战史上独领风骚的名将风采,缅怀他们创建的盖世奇功。
(一)我军对外战争史上的头号战神--彭德怀
如果有人要问,谁是我军对外战争史上的头号战神?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征战四方,但让我神往的是他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驰骋疆场的风范,正是彭总率领我军在沙场上与外敌血战中出色的表现,一举摘掉了百年来外敌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帽子,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重新挺直了中国龙的脊梁,立国威军威于海外,使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充满自豪感,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最先叙述他的重要原因。
在抗日战争中,彭总身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员,亲临一线指挥我军英勇作战,尤其是他在一九四零指挥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寇"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沉重地打击了盘据在华北地区的日、伪军,有力地鼓舞了抗战的形势。
在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开始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彭总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领我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浴血奋战。
标志着新中国人民军队与美国军队首次交手的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于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打响。战前,根据战局的变化,彭总与毛主席商议后,决定立即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稳脚,寻机打运动战,并确定"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作为我军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的作战方针。我军在彭总的正确指挥下,采取隐蔽行动,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先打伪军,后打美军,由弱及强,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将疯狂进攻的美国侵略军及仆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给美帝当头一棒,取得了初战的重大胜利。
在第一次战役中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联合国军"即迅速集中其全部侵朝部队兵力,兵分东西两线,发动一次所谓"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我军赶过鸭绿江,占领全朝鲜,我军则针锋相对地发起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此役,彭总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示形以弱,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共歼灭"联合国军"三万六千余人(其中美军二万四千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扭转了朝鲜半岛的不利战局。
之后,彭总又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虽然与敌互有胜负,在三八线附近打成僵持状态,但保住了前两次战役的胜果,并最终迫使美帝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无奈地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百年来,西方殖民者在东方土地上架几门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二)红军战史上最卓越的军事统帅--徐向前
在最为艰难的红军战史上,徐帅骄人的指挥战绩,可谓傲视群雄,无人可及。在他早期的军事实践中,就已提出了"与敌周旋、避强击弱"的作战方针,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军事会剿,并总结出:"集中作战与分散游击,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与敌退我进,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对远距离的敌人先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等游击作战的战略战术,与在井冈山的朱(德)、毛(泽东)一样,为我军探索出正确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成为以后指导红军作战的军事原则。
在徐帅卓越的军事指挥下,鄂豫皖的红军成为一支军威无敌的钢铁雄师。三战三捷三扩编,红军的势力逐步壮大起来,之后又接连粉碎了敌人对鄂豫皖苏区的三次军事围剿,使苏区达到了鼎盛时期。双桥镇之战开创了我军歼敌一个整师的光辉记录。黄安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攻克敌人整师兵力设防之城的重大战役,同时开创了我军"围点打援"的光辉记录,从此我军对这一经典战术的运用,达到了乐此不疲的境地。商潢战役开创了我军重创蒋介石嫡系主力师的光辉记录。苏家埠战役堪称我军"围点打援"的极品经典佳作。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之战堪称红军反围剿作战中最惊艳的一仗,此役开创了我军正规运动战的光辉记录。在川陕反六路围攻之战中,提出"收紧阵地、决战防御"的正确战略,运用独创的"依情因地制宜,据险纵深防御,逐次收紧阵地,消耗疲惫敌军,集中兵力待机,灵活迂回反攻"的战法,取得了红军战史上最为辉煌的战绩。嘉陵江战役则开创了我军大规模强渡江河战役的光辉记录。长征中的包座战役为中央红军打开了十分关键的北向通道。
在军事作战史上,作战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既无城防工事防御又无根据地依托面对强大对手围歼的反围歼作战,徐帅指挥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的转移之战和中央红军的转移之战(即长征)都属于这种类型,但前者做的远比后者要好得多。
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移时的兵力是两万人,仅凭一已之力,一路突破敌重兵的围追堵截,到达川陕地区时还有一万五千人,之中却歼敌万余人,不仅在险境中很好地保存了自已,还取得了出色的战绩,实属不易。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中央红军的转移之战,从瑞金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开始,直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个零头,可谓损失惨重,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除了全体将士的努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屡次得到了红二、四方面军的有力策应,这与红四方面军在没有得到友军策应的情况下出色完成转移之战相比,差距明显。
可以说,没有徐帅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强兵猛将,中央红军极有可能已倒在了长征途中。没有徐帅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强兵猛将,中央红军就不可能在陕北落脚安身。是徐帅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强兵猛将,在红军战史上开创了三大苏区中的两大苏区。是徐帅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强兵猛将,取得了红军战史上最为辉煌的骄人战绩。
想徐帅领军于恶劣环境之中,以弱制强、以少胜多,艰苦奋战,屡创奇迹,充分体现出能打、敢打、善打苦恶硬仗的过人之处,展示出大智大勇的亮剑精神,令人无比敬佩。
(三)解放战争中最辉煌的军事奇才--粟裕
"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这是解放战争中从苏中老百姓的口中传出来的民谣。的确,在解放战争中军事指挥成就最辉煌的将领无疑是粟裕大将,在国共争战的最后三年的时间里,他以过人的谋略和惊人的胆魄,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基,为战史书写下辉煌篇章。
翻开粟裕将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画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被称为"上兵若水"的苏中战役,此役粟裕指挥我军七战七捷,从军事指挥艺术上看,与徐帅指挥的晋中战役称得上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堪称战史上的用兵奇略。尔后在鲁南战役中,指挥我军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在莱芜战役中示假隐真,歼灭李仙洲集团,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企图。在孟良崮战役中,指挥我军敢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痛歼骄横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开创了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光辉记录,向世人展示出过人的谋略和惊人的胆略。随后,粟裕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暂不过江南,在江北再打歼灭战"的正确战略,改变了中央的初衷,并在攻坚和运动歼敌的豫东之战中,不拘一格,灵活用兵,取得大捷,扭转了中原战场的局势。在中国战争史上战役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该役中歼敌最多,表现最出色,为战役的胜利立下头功。
毋庸置疑,粟裕是解放战争中最辉煌的军事将领,他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歼敌数量最多的野战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wuyj1021 2008-1-13 15:17
彭德怀知道的相对多点,称他为巨头坚决赞成,至于其他两位不熟悉,不发表意见.
hm820105 2008-1-13 17:42
为什么没有林彪?个人认为林是中国现代战争史的一个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greendk2002 2008-1-13 17:50
我觉得徐帅最强,只可惜由于生病和打压,没有给他太多发挥的机会,要是给兵10万,那会荡平任 一国民党军队。
xiaowu208 2008-1-13 20:06
对了
这3个中怎么没有林彪呀
是不是有什么顾忌
sufeiya002 2008-1-13 20:49
为什么没有林彪呢?难道说他是个问题人物就要磨灭他在解放军战史上的贡献吗?红军时代的红一军团军团长。抗日是129师的师长。解放战争时的4野司令员兼政委。这些难道不是他能打仗的表现吗?红军时代是毛的“近卫军”抗日时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的“辽沈”“平津”从我国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部队方面解放战争刚到东北的时候10万部队。三年就弄出了100万部队(实际出关70万)。这样的人为国家打回了大半个中国的人还不能说是“战神”。彭三大战役一个也没有参加。徐资格老但是抗战以后基本就是空白。粟是会打仗不假。但是对军队组织和建设他却没有半点头绪。华野在他的领导下是壮大了。但是和东野比起来就是个小兄弟。在说淮海也不是他一个野战军打下来的还有中野的帮助。他是在孟良崮歼灭了整编74师,但是你要搞清楚,歼灭的只是74师的一部,并不是全部。有5000多人根本就没有在孟良崮被合围。林可是在辽沈战役一口气歼灭了五大主力的新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和新六军(下属新22师号称虎师)这两只部队可是在缅甸的丛林里战胜过当时不可一世的日军。并击破日军合围救出7000多英军士兵,记者和难民。是老蒋“青年远征军”的主力。只是因为“后来的事情”抹灭林对解放军的贡献我看是不对的。如果说彭,徐,粟三个人是三巨头,那林是什么。林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最杰出的人”。
zypy 2008-1-13 21:28
第一第三位没有太大意见
但是徐向前感觉有点牵强,因为长征结束时他带领的西路军全军覆没,也就是有名的血沃祁连
虽然有很多的的政治问题和装备不足的困难,但是不能不说是徐帅的一个败笔,为此他才执意要亲自解放西北,可惜天意弄人,徐帅却病倒征途,只好这个任务交于彭德怀
个人认为应该换成 军神刘伯承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出神入化;指挥若定,古名将风
最有代表的战役就是挺进大别山,深入敌腹,被誉为中国内战的转折点
而且达人知命,解放后开办中国第一个高等军事学府,培养高级军事将领,为此也是十大元帅中得以善终的一位,享年94岁
zypy 2008-1-13 21:38
毕竟林彪有两个著名的败仗
湘江之战,8.6万红军官兵,牺牲和失踪约3.1万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
青树坪之战,这一战四野的伤亡到现在都是迷.....
huajiandao 2008-1-13 22:30
去年看了央视放的关于粟裕的记录片才知道他是如此的了不起。据说本来十大元帅里边有他的但是他让位了,令人可敬可佩啊!
handan972710 2008-1-13 22:41
粟裕将军打仗打的是好,但是他带的部队的战损率也是很高的,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wyd 2008-1-14 01:59
林彪应该排第一,刘伯承第二,粟裕第三,这样排列是不是更好一点。
tinydick 2008-1-14 05:44
恩,我感觉刘伯承和林彪应该列在其中,尤其是林彪,可以说是一代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