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夷陵之战的必要性

lm123 2007-12-31 10:48

夷陵之战的必要性

对于夷陵之战我是完全支持刘备的。

作为政治家,他应该看到,如果荆州失守后,蜀汉的东大门就被紧紧的关闭了。因为相对于类似挑战极限的出川蜀道,从东面走,可以利用水路避开陆路的艰难。

在此,跑下题。从历史年代上,秦朝与三国时期相距不远。我们可以参看秦朝在战争时对战略物资的分配,来理解一下荆州对巴蜀盆地交通的重要性。
著名的长城兵团,也就是逼的项羽破釜沉舟的秦军,他们的物流中心在九原,也就是现在的包头附近。这的粮草都是从山东运过去的,期间要两次穿越太行山,三次过黄河,损耗是95%!!!也就是100石粮食从山东出发,只有5石能运到九原。而巴蜀,早在秦汉时期,就是有名的粮米产区,而且,从地图上看,巴蜀到九原的直线距离不比山东到九原远,而且,通过巴蜀对关中平原的供给,可以使得粮草直接从京城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前线,完成物资调配。那么为什么还要从山东运粮?原因就是蜀道。本来秦人就有修路的传统,当时基础建设理念绝不亚于现代人,可是堪称上帝皱纹的山脉,使得秦人放弃了此类想法而选择远水来解近渴。
对于当时的南方军团,他们的军粮就是通过南方纵横交错的水网,从成都通过水路,迅速投放到战场。据估计,从成都到岭南,只需要一个月。
由此可见,荆州地区对于蜀汉的交通是何等重要。

从资源上看。
荆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就象现在村里经常说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良好的交通,再加上适宜的气候。可以说,荆州是当时不折不扣的粮钱产地。
在当时,人多力量大。不愁吃,不愁穿,孩子就多了,那么兵源也就多了。回看蜀汉进川前,唯一的家底就是当时刘表的荆州军。
有了钱,那么就该让孩子受教育。看看三国时期的谋士,尤其是蜀汉方面,大部分的栋梁谋士都毕业于荆州地区。
所以这么大的利益驱使下,刘备就没有理由不去抢他,至少是去抢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

按照三国演义与民间的流传,三国时期前十名的武将,蜀国至少占了5名。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可是他两确偏巧都在蜀汉打工。虽然这些野史,小说难免将人物能力夸大,以及作者对蜀汉的同情。可这也从侧面反映当时蜀汉的人才济济。
可是刘备确是一个被上帝妒嫉的人。先失关羽,紧接着各位将军,谋士接连不断的撒手西游。而蜀汉不但要夺荆州,还要抢汉中。使得夷陵之战从前期开始,就出现了人才危机。作为刘备,他也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兵,那么以后就没有办法在出兵了。而且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自从夷陵之战后,蜀汉就再也没有出兵东征。与孙权交好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就是荆州易守而难攻。 一句话,[b]无可奈何~~~[/b]

另外就是刘备继承了他先辈的光荣传统—将将。刘邦,汉武可谓是将将奇才。各种类型的将军被他们淋漓尽致的发挥最大功用。可是他们确又不是将兵的好手。汉高祖经常说一句名言:“为之奈何~~~”:s_1:  看来刘备是学到了他们将将的本领。可是将兵,刘备跟他们的先祖一样,都是二把刀,所以才有了连营400里的大晕招。

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刘备出兵的愿望是好的,想法是正确的,可是出征是无可奈何的,操作时脑子是进水的,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

在这里,他充分表现出“亮剑”的精神。可是结果是他这把剑被折断了~~~

这是我发的第一个帖子,而不是回复。希望版主能给些支持。

路易西红柿 2007-12-31 11:45

刘备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所以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史学家对诸葛亮在这个三国时期最后的一个大战役中所担当的角色一直都很有微议,何以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迷人风采和光辉形象在这场战役中消失了呢?

fqybfqyb 2007-12-31 18:57

别忘了,后世是把署国作为汉后三国的正统的,所以有不少对其的夸大描述,包括对起将领和诸葛亮等等。

sufeiya002 2007-12-31 19:26

不要把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历史上刘备方面是最缺乏人才的。看看他们各自的立传和他们政府的曹掾(政府官员)就知道了。

lm123 2007-12-31 19:46

个人觉得,诸葛亮已经做的不错了。
作为与夷陵之战同时期,蜀汉的两大任务是:军粮和汉中。
作为军粮,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
夺汉中,如果汉中掌握在曹魏的手里。那么,蜀汉就失去了后门。一旦夷陵战役失败。那么蜀汉就真正成了四川泡菜,就等人揭盖吃了。
这些都要人去干吧。而且当时蜀汉已经开始出现人才匮乏的迹象。不然老刘他也不用亲自上战场了。相比当时的曹魏与孙吴。你看曹操和孙权,三国中期以后,就没出来再打过仗。
而且对于诸葛亮来说。他是一个文官,不是行伍出身。打仗对他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副业。唯独对付南蛮时,他厉害了。可人家毕竟没文化,脑子没他好用。看看六出岐山,他哪次成功了?而对于赤壁之战,可以说,那是他赶到好时候了。如果孙吴当时如果不打曹魏,那么荆州地区早就姓曹了。离开长江这条天险,东吴早晚就会被曹魏吞并。所以孙吴是不得不打。诸葛亮在赤壁的威风,多半是三国演义的夸张。他真要那么大本事,三国早就重新姓刘了。

emma 2007-12-31 21:26

可以说,这场仗,是不得不打,早晚要打!但是由于关羽,这场战争提前了

lm123 2008-1-1 07:56

不过成也关羽,败也关羽。
在后方守备不足的情况下,过于相信自己的盟友孙吴。
这到体现了另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夷陵之战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