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bei51 2007-12-5 02:43
纵横钓鱼岛
[size=4][color=Blue]钓鱼岛及其历史
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是我国最东的岛屿。
中国研究钓鱼岛问题的著名专家鞠德源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是这样描述钓鱼岛的地理状况的:
“在中国东海的广大海域里,从北纬23度至北纬26度、东经121度30分至东经126度的四线之间所包括的从台湾北滨的鸡笼山起至中琉海沟(俗称黑水沟)以西的赤尾屿为止的所有海山岛屿,构成一道海山石链,它们像璀璨耀眼的明珠一般,镶嵌在大洋之中,至迟在明代被航海的人誉为“中华海山”,或称“中华外山”,按正规的地埋学说法,则称为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它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神圣国土.”(鞠德源<<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第317页).
鞠老将“中华海山”的岛链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岛链包括钓鱼岛、橄榄山(今俗名为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岩礁濑等) 、黄尾屿、赤尾屿,西段岛链包括鸡笼山、花瓶屿、梅花屿、彭嘉山等.(鞠德源<<钓鱼岛正名>>第2页)
钓鱼岛属于东段岛链,我们现在通常的表述,说它由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和3个小岛礁(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岩礁濑)组成,整个群岛面积为6.3平方公里,其中以钓鱼岛面积为最大, 钓鱼岛本岛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周长13.7公里,面积约为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
钓鱼列岛的位置在台湾东北约120海里处,西距中国大陆和东距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地理上,它们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南侧边缘地带,呈东西排列,是贯穿第三纪层所喷出的幼年锥状火山岛屿.在地质构造上,它们是由台湾北部海底陆架向东北延伸而组成,而台湾海峡的海底陆架又与大陆福建、广东两省的陆架相接.正是由于钓鱼列岛位于中国的大陆架上,它附近的水深在200米内,而且愈近大陆水愈浅,水色蔚蓝.
钓鱼列岛之赤尾屿的南侧,海水颜色骤然变深,呈黑色.此处海面风大浪高,浅海的蔚蓝与深海的黑潮泾渭分明.据地质学家考证,该现象是因为海底地层急剧下陷,深度骤增,形成了一条深达1000至2000米的海沟所致,海沟的西则为台湾海底盆地,东侧则为琉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群岛).(戚其章<<国际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第393-394页)
钓鱼列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钓鱼台的主权为中国所有,隶属于台湾管辖下已无庸置疑。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1871年日本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甚至到1879年,中国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就琉球归属谈判时,中日双方仍确认,琉球是由36岛组成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等岛屿。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500年。据日本史书记载,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久场岛”(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树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是对历史的歪曲。(实际上,在日本国内,也有人明文指出,钓鱼列岛是属于中国的。在1972年10月日本现代评论社出版的《“尖阁”列岛——钓鱼诸岛的历史的解明》一书中,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清先生(还有村田忠禧等等)以《钓鱼诸岛的历史与所有权》一文,阐明钓鱼岛历史上是属于中国的。1995年,井上清先生来华参加学术讨论会,井上先生曾说:钓鱼岛的确是中国的,1895年被日本窃取。但他也强调,中国方面不但要从历史资料中寻求证据,想从日本手里要回钓鱼岛,还需要寻找国际法方面的依据,这样才更有力量。)
在1895年的时候,台湾割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的这一期间,台湾和冲绳均在日本治下,钓鱼台仍隶属于台北州。有1944年日本法院在判决冲绳与台北的钓鱼台渔场争执时划归台北州的文件为证。日本主张钓鱼台划入冲绳的王牌证据是,1920年(民国九年),中国驻长崎总领事因日本渔民在钓鱼台附近搭救福建渔民而发出的感谢函中有“冲绳县八重山郡尖阁列岛”等字样。试问,一个军阀时代的中国官吏,如何知道日本统治下的划分,而且,是冲绳渔民救了福建渔民,当然按冲绳政府的说法写下感谢状,如何能成为证据。日方的证据却是一个绝好的反证,证明了在日本官方的记录下,查不到其他任何关于钓鱼台属于冲绳的正式文件。不得不求借于一份中国人写的感谢函。何况,1920年的感谢函在先,1944年的判决书在后。所以在台湾回归中国之前的日本治下,钓鱼台属于台湾也是无可反驳的事实。
钓鱼岛的争端肇始于1945年。当时,根据《波茨坦协定》和《开罗宣言》,台湾澎湖回归中国。但国民党中华民国政府在收回台湾时并未在意台澎附近的岛屿,没有收回钓鱼台,钓鱼台变得身份不明;1951年的美日《旧金山和约》,该和约中,美国取得北纬29度以南,二次大战时日本统治的岛屿(包括钓鱼台)的行政权,并同意将来归还日本。根据此一条约,美国在行政上把钓鱼台划为冲绳群岛的一部分。《旧金山和约》是二次战后的第一个对日和约,居然涉及中国台湾海域附近的列岛。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当时与美国建交的中华民国没有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协定》据理力争,使钓鱼台的身份从属于台湾一变而为冲绳群岛的行政管辖区,钓鱼台的主权归属正式在国际上形成了争议;1970年的美日《归还冲绳协定》,根据《旧金山和约》,美国同日本于1970年签订了《归还冲绳协定》。协定中,美国同意将冲绳群岛及附近岛屿(在70年代当时,由于保钓运动风起云涌,美国被迫收回了其立场,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并不拥有主权。但有消息显示,美国期待通过与日本合作找到实现其亚洲战略的契机,便私下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制定周密计划以大规模开发钓鱼岛。华盛顿不仅对日本发展这一计划表示首肯,而且还亲自为东京拟定了若干方案,以加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日本期望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中获得更多筹码, 一直希望美国介入,其中还包括希望美国向钓鱼岛派军。近年来,在中国与海上邻国的争议背后,美国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多。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不满足于已在冲绳驻军,正如日本所希望的那样,准备把军事力量延伸到钓鱼岛,既能干扰中国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又能构建其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更为紧密的一环,对台湾海峡施压等)交给日本,当然包括钓鱼岛也欲一并交给日本,当时与美日均有外交关系的国民党政府,置若罔闻。就这样,在七十年代初,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主权,由日本政府接收。钓鱼岛列屿正式随琉球交给日本。官方的解释是,“琉球、钓鱼台事实上被美国和日本占领”,不能因钓鱼台和美日起冲突。如此出卖主权领土的荒唐行为,让钓鱼岛至今几十年一去不回.
日本就这样从民间到政府肆无忌惮的实地占领钓鱼岛主权: 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如欲在岛上修建直升机场(后因我政府的抗议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抗议游行而未实施)、修建自动气象站、设置金属标志物、灯塔;对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进行大规模地质和资源调查;将该海域纳入日本军事控制区,对过往船只进行武装跟踪监视,直到武装阻拦,驱赶我渔船和科学调查船进入该海域,甚至纵容右翼分子登岛建塔、神“厕”和竖立日本太阳旗等等.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的钓鱼岛列岛,在地图上都难以标出,为什么日本非要对这块远离其本岛、本属于中国的小岛垂涎三尺呢?是因为钓鱼列屿具有如下三点独特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其一. 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的结论。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开发的石油资源,主要是从新生代第三纪(6500万年~200万年前形成的)岩层中发现的。钓鱼岛列岛的海底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盆地,具有理想的生成和储藏石油的地质构造条件。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亦有材料说,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长期以来,我国台湾等地渔民经常到这里从事捕捞活动,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
其二,钓鱼岛群岛在海洋划界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生效,将不可避免地使各国在划分管辖海域时出现一些重叠和矛盾。按《公约》规定,两国如按中间线划分,那么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日本将多占7~20万平方公里海域。日海洋产业研究会编著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一书中,公然将一些位置重要、有主权争议的岛屿,作为“扩大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间的边界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日本一些官员曾透露:日本如果失去钓鱼岛和北方四岛,日本管辖海域将减少110万平方公里以上。
其三,钓鱼岛直接或潜在的军事价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其内陆的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这种不利的自然地形和相对短浅的防御纵深,使日本在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中与海上袭击。
为此,日本极力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日本军方于80年代初提出保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到80年代中又提出“海上歼敌”的战略;80年代中后期以后,其海军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已步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近年来,日本关注、参与冲突的范围从远东地区扩展为“日本国周边地区”,该地区包含了对日本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东、马六甲和南沙。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出400余公里。一些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钓鱼岛适合建立雷达阵地,也有条件建立导弹基地和潜艇基地。由此一来,日本军事力量就将据此向西扩展,扩大它的军事控制范围,从而将对亚太地区国家构成现实的威胁。
保卫钓鱼岛
钓鱼列屿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能容许日本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乃是国家利益的要求。
钓鱼台问题敏感而复杂,因为它牵扯到三国四方(中国、中国台湾省、美国、日本),解决钓鱼岛争端,将又一次考验到中华民族的智慧.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美国将钓鱼岛同琉球一起移交给日本的时候,海外华人首先发起了保钓运动, 震动了全球的华人, 引起了国际的关注.身在异国的中华儿女,很清楚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脉,出身亦此,不能不爱自己可爱的祖国,因为祖国是我们,也是他们血肉相连的母亲,所以纵在异国他乡,仍不忘维护祖国主权.这便出现了三十多年前海外出现的首次保钓运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爱国主义的这面大旗下,港台发起的民间保钓把保钓运动推向高潮, 产生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 他们求大同、存小异,甚至为保钓而牺牲了爱国志士的生命,他们这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立起了最广泛的基础.
作为祖国主权的领土和领海,我们为什么又不敢去捍卫呢?2003年,保钓运动在大陆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近四年。有高起,也有低落.
民间爱国行动过去没有过直接的经验,一切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因此应允许在爱国主义大前提下进行的各种探索.
纵观保钓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有大陆的、有香港的、有台湾的、还有海外的华人,许多境外的保钓运动比大陆开展的早得多,而且还曾涌现出为保钓而牺牲的爱国志士。毫无疑问,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保住钓鱼诸岛,保住祖宗留下的这份基业.而且不仅要保住钓鱼列岛的主权和海权,还要通过保钓运动,把海内外广大爱国人士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民间保钓队伍需要一直保持纯洁和坚韧,不要为时间和挫折所磨损,并在过程中完善自我,开现代大陆民间爱国运动之先河。
但因为钓鱼岛的复杂而敏感,所以我们要拿出耐心和决心,认真总结这一路走过的不足. 现在我们所能预见的时段内,还看不到成功的征兆,所以我们各位志士应当保持长期的爱国热情,把握目标,制定长远计划,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需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保钓之路.尤其是处理好与政府间的相互关系,是保钓运动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钓运动是爱国性质,应该主动接受政府的指导,在对日斗争中各自担当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达到默契。许多时候要讲政府不便讲的话,做政府无法做的事,并为政府在对外发言提供“口实”和“弹药”。政府有着政府的对外方针,有着长远的大智慧策略和布局,民众可以去监督和建议,但不要埋怨政府,埋怨政府的不够强硬,这是误区。
保钓运动也是民间维权,作为非政府民间行动,保钓运动是政府行使管辖权的一种补充形式,因此也衷心希望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实施其外交策略的同时, 取信于民,听取民意,以民心士气作为民族团结国家巩固之基础。
民间保钓运动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特征,定将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团结斗争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今天,我之所以拿出这篇文章,是因为钓鱼岛不仅是我系列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的是又一个“617”来临.30多年前(1971年)的6月17日,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和钓鱼岛的行政主权,由日本政府正式接收了钓鱼岛列屿和琉球。“617”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因为它是钓鱼列岛屈辱历史的开始, 它是新的“九一八”.因此我特先完成系列论文中的钓鱼岛,以此来纪念“617”这个特殊的日子.
纪念这个特殊日子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国内外同胞,时刻不要忘记我们的主权领土还被强占,我们需要团结起来,为国之根本而努力奋斗!
2007年6月17日于沈阳
附一:学生时代作的诗 --钓鱼岛
附二:列出十条国际文献证明东海及钓鱼岛属于中国(摘自王基文从历史文献看东海究竟属于谁)
钓鱼岛
在祖国的东边
有一群美丽的小岛
宛如岗哨
日夜看护着祖国的海宝
但
强盗的凶猛
使你饱经沧桑
却不为强暴
那
就是你
--钓鱼岛!
你是远方的游子
总有一天
会回到
--祖国母亲的怀抱!
萧枫
2001年10月6日于成都理工大学
1.1785年日本著名史地学家林子平绘《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图》更清楚了,此图所绘琉球国西南边界为姑米山。极西南边界为八重山。在姑米山对面黑水沟的西边,绘有钓鱼台(岛)、黄尾山、赤尾山,所涂颜色,与中国沿海各省相同,皆为淡红色,清楚标示钓鱼台(岛)列屿为中国大陆领土。
2.(二战后,外国学者均称东海为中国海域)日本舆图,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至1970年日本讲谈社出版《冲绳》图之前,也都称东海为中国海域。如:1966年日本人文社出版的《日本总图·南西诸岛》,就是将东海标示为“东支那海”,意即东中国海。
3.早在1655年,意大利人MartinnusMartini(汉名卫国匡,字济泰),所绘《新绘中国全图》,就已把钓鱼台(岛)列屿标示为中国领土。
4.1751年,法国人R.P.Ganbil(汉名宋君荣),将徐葆光《中山传信录》法文节译本寄往巴黎。1758年发表于巴黎《耶稣会士通信集》第28集,其中附图明确将钓鱼台(岛)列屿标示为中国领土。后来,此图被西方出版的各式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所袭用,影响广泛深远。
5.1774年1月10日伦敦出版的英国Samuel Dunn(萨母尔顿)绘制《中国分省暨日本列岛图》,图中清楚标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懽未须(Hoan-oey-su,即黄尾屿)、车未须(Tche-oey-su,即赤尾屿),用的是中国命名。而且是中国闽南方言读音,明确标示钓鱼台(岛)列屿属于中国领土。
6.1809年法国皮耶·拉比和亚历山大·拉比绘制的《中国落海沿岸图》,图中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和台湾岛同样绘成红色,把八重山群岛、宫古群岛和琉球本岛绘成绿色,清楚地标示出钓鱼台(岛)列屿是中国台湾岛附属岛屿,为中国固有领土,不属于原琉球国。
7.1811年4月28日英国JohnCary绘制的《最新中国地图》,是英国官定的。图中不仅将钓鱼台(岛)列屿绘在中国地图之内,又以中国闽南方言读音取名,明确标示钓鱼台(岛)列屿属于中国领土。而且还把辽东湾(Gulf of Leao Tong)、黄海(Hoang Hay or Yellow Sea)、东海(Bay of Nanking)绘入中国版图内。此图以明确标示出辽东湾、黄海、东海是中国的海域。
8.1855年美国海军司令官穆·西·贝利准将(CommodoreM.C.Perry)绘制的《中国沿海及日本列岛海图》和《大琉球诸岛地图》,所绘Hoapinsu(钓鱼屿)、 Tiausu (黄尾屿)、RaleighRk(赤尾屿),均为沿用英国海图的岛名,地处中国版图之内,取的是中国惯用的名称,清楚地表明钓鱼台(岛)列屿是中国的领土。其中明确标示出琉球国属岛的地理位置和岛屿名称,并无包括钓鱼台(岛)列屿在内。这说明钓鱼台(岛)列屿不属于原琉球国版图.
9.1877年3月24日伦敦出版的《中国东海沿岸香港至辽东湾地图》(Compiled From Var ious Authorities In The Hydro Graphic Office),图中清楚的标出钓鱼台(岛)列屿是中国的领土外,还将东海(Eastern Sea ;Tung Hai)绘在中国版图内,明确标示东海是中国海域; 1886年英国政府测量部编制的《ChinaSea》(《中国海图》),清楚地把东海称为“ChinaSea”,是“中国海”的意译,明确指出东海是中国海域。
10.1879年西班牙J.P.Morales(莫尔)绘《亚洲地图》,图中也清楚地标示出钓鱼台 (岛)列屿属于中国管辖范围,主权属于中国.
上述所举的日本文献和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文献和地图,都充分证实了钓鱼台(岛)列屿是中国的领土,东海是中国海域。[/color][/size]
qgb 2007-12-5 10:22
保卫钓鱼岛使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该献上一份力量!
zhu213386 2007-12-5 11:02
钓鱼岛永远都是中国的领土,这点谁也不能否认!
xgwpwp 2007-12-5 12:41
香港人为了钓鱼岛还死了一个人 台湾起码派了3艘护卫舰为香港人护航
大陆只在新闻利用不到10秒的新闻报道了一下:钓鱼岛是我们的
力量与行动成反比 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