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770314 2009-2-20 13:39
是不是中国的军队啊!有一点象日本的,是的话应该是当时东北的!
qazwsxedc_123 2009-2-20 16:23
有一张照片里的人应该都是街舞高手吧,还有怎么在学日本的剑道啊
zfzy1983 2009-2-20 23:18
那时候这样的兵绝对是战场中的绝对主力!可惜还是战败了!
CDWJ911 2009-2-22 11:06
看上去清军的装备在当时常不错,但是却屡战屡败,看来武器并不能代表一切
夜郎西 2009-2-24 11:56
清朝就已经有这样的不对了?我看屄当时的日本鬼子一点都不差,关键是政府不行啊!
weige1444 2009-2-24 12:37
不过,我怎么看都是日军呀,注意看军刀 (第3张照片和最后第2张照片)
xxd1986 2009-2-24 13:5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不鸣鸟 2009-2-24 16:40
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中国的呢,尤其第三张好像标准的日本军队训练,不知道这只部队后来做什么用了,又怎么消失的
长劲粗硬耐 2009-2-24 16:57
党领导军队还是军队国家制,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军队不是民主产物,保持战斗力还得党来领导。
woshihanguore_n 2009-3-13 06:12
看到这些照片,想到了当年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那种风采,其实不管任何,北洋也是中国人。虽然教科书上的评价都是非常差的,但是当人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历史时,会发现其实北洋的失败也时一场悲剧。那些北洋新军同样抱有爱国热诚和,只是历史上常常有误会。北洋在袁世凯1912年刚刚掌权,不到4年就因为袁世凯的称帝失败去世而导致分裂,进而导致中国以后一系列北军和灾难。有时候回想起来会有中非常遗憾的感觉
webgh 2009-3-13 10:38
西式的训练,西式的装束,但是看起来像小日本的训练照片呀。
sexinsexgd 2009-3-13 15:00
看当时清军装备的也不错吗,步枪应是毛瑟枪吧,怎么老打败仗?可惜了这样的装备
willsunny 2009-3-16 01:45
第一次看到这几张照片,不过半截毛看起来有点滑稽
woshihanguore_n 2009-3-16 13:48
当年的北洋新军其实很不错了,只不过是后来没用在对外,而是对内了
yesterday2000 2009-3-16 14:00
估计在当时也都能算得上是精锐了,只不过估计不是很多
hgf007007 2009-3-19 22:20
前清的八旗暂时不用去说它。绿营士兵待遇分为守兵、战兵、马兵等几个不同的待遇。马兵多份马干。但是分为行粮和坐粮。坐粮就是平时分守汛地的时候拿的工资,非常之低,一个正战兵一个月的坐粮不过二两多银子,够做什么?而且国家供应的主食还有在里面扣除。而且部队的军装(包括号褂、鞋袜、锅帐、旗帜等等),还有部分费用要在这坐粮里扣除。但是这笔费用往往被带兵官扣除,所以绿营兵平时就是军装不齐,破破烂烂。更可气的是,平时训练,有些费用还要士兵自备,比如说药绳还有装火药的药袋费用,规定就是士兵自己备办。所以这些绿营兵单靠平时工资是没法养家糊口的,只有学个小手艺啊,做点小生意啊之类的。养兵准备打仗这点是谈不上了。 但是一打起仗了,饷钱就不是这么算了。首先原来的坐粮工资就改成行粮工资了,战兵行粮工资大概2钱一天,一个月就是6两银子,比平时高了三倍。虽然吃饭和穿衣服及其他军装费用还是要从里面扣除,但是收入毕竟多了一些。而且打起仗来,士兵还有其他收入。比如说上面札子下来,从这个汛地抽五十个兵,首先就要给一笔开拔犒赏。打仗平时扎营,如果要出队见仗,那就要先给出队赏号,并且讲明,打了胜仗,一个兵给多少赏钱。这样才出队打仗。这不是打仗,是做生意呢。打完之后,还要验伤给赏…………总之,要绿营兵出队打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深刻体现了打仗就是打钱的真理。而且有时候兵丁扎营在城乡局所的时候,还可以勒索地方供亿,从米粮到小菜到芦席锅帐甚至到洋烟火药,全要地方提供。省下来的口粮,带兵官有点良心的话,多半和士兵一半一半。还有抓夫之类的,花头很多。 所以清朝养这个绿营兵很头疼,平时吧,为了省钱(其实也没省多少,每年的粮食转运,军装置办,很占了清朝财政收入的极大一块),把兵都养成叫花子了,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一到打仗,那钱又花得如流水,财政很快就支撑不住。乾隆时候几场大仗,报销下来金川7000多万,台湾5、6000万。到他儿子平白莲教,花了1个多亿。到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李星沅四个月120万,赛尚阿11个月550万,徐永缙2个月210万,这是中央拨款。地方自筹的防堵费用那就没数了。中央1年就拨了880万出去,加上地方截留的税收,那真是惊人的数字。到了太平军下武昌之后,中央没钱了,只得分权地方。当时翁同和看户部的几个银库,外银库还有百多万(其中有60万才发的内孥),内银库是干干的了,把木桶底银渣搜出20来两。 到了湘淮勇营成军的时候,就不能象绿营兵那样发工资了。首先就把行粮和坐粮都取消了,统一标准发工资,但是工钱长了,战兵能拿到四五两一个月,军装费用全部由粮台支付。不要从当兵的工资里扣了,当兵的扣除每个月的伙食费,还能剩担把大米的钱。待遇稳定了,工作热情就高了。出队时候,不用给出队赏号了,打胜仗的赏号还是要给的。而且多了一个长夫制度,据说是现代工兵制度滥觞,我觉得也差不多。湘军是出名的结硬寨,打呆仗,这个长夫除了挑军装,运军食,还有扎寨挖沟砍柴烧饭,还真是离不得。这时候的士兵生活呢,似乎是没绿营兵打仗时候那么滋润了,但是毕竟形成制度了。士兵待遇有固定保障啊。不用担心当官的什么时候给你按行粮算,什么时候给你按坐粮算,什么时候用置办军装的名义把你的工资扣得光光的。这个基本就形成了到民国之后的士兵生活情况了
到了清末,建立新军了。当时沾洋务和新政边的东西都待遇奇高,不能不说清朝那些当道之人也是在孜孜求变啊。结果为了新政,原来清朝财政收入七八千万的盘子。到了清末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二亿左右的盘子了,搜刮得狠啊。当时南北洋新军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在北洋因为部队老,历史长,自然养的闲人就多了,历史牵绊也深,正兵一个月八块钱的待遇,其中六元是伙食和军服,二元是正饷。到了正副目的级别差不多是十二块。折合银子正兵是五两七钱,当时的练勇和巡防营才拿三两三钱三。这就是差距啊。 南洋因为历史新,地方上厘金收入一般都比北方多。南洋八、九镇正兵军饷就达十元之多了。广东新军更是给正兵开出了十二元的破天荒的高工资!给的服装也好,南北洋当时军服质量都是很高的,都发皮鞋。
lucky22 2009-3-20 12:4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lj5567962 2009-3-20 12:45
其实晚清的军事装备,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甚至是尖端的装备。如果不是晚清政府的极端腐败,一次世界大战肯定要改写。
bblk 2009-3-21 03:02
清朝在改变自己的命运时,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啊!但是这些残弱的努力是阻止不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啊 就像溥仪登基大典那天 溥仪父亲为了哄哭闹的溥仪随口说的那句“快完了、快完了”说的一样啊 清朝真是快完啊!
ciws2007 2009-4-27 20:43
甲午的陆战,北洋军的装备还是不错的,可惜在斗志和指挥上不占优势。